“照你这么说,那凶手在外面,应该是重新安装了一个玻璃窗。”
这时候,一位老同志终于开窍了。
“所以,那个玻璃胶是新打上去的,颜色才会跟之前的有色差。”又一个老同志跟上了思路。
王警官一拍巴掌:“这就对了,凶手把玻璃,还有那些玻璃胶,都事先放在窗户边,不让死者察觉到,等完成刺杀后,他也就可以伪装成一起密室自杀事件了。”
“利用玻璃刀割开玻璃,钻出去后,再安装上一块新玻璃,并补上玻璃胶,这种手法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出来的。”
顾晨看着王警官,继续解释他的推理:“至于凶手,最有可能的职业,就是一个玻璃安装工,而且此人应该和死者有点熟。”
“那如果不是玻璃安装工呢?”又有一位老同志提出了质疑。
每次顾晨提出新结论,他就会默默的提出质疑。
顾晨摆摆手,道:“无妨,如果没有的话,可以去查查这几天,都有谁和他买过那么大的玻璃。”
说道这里,一伙人仿佛经历了从迷宫到出口的过程。
刚才还看似不可能的情况,被顾晨这么一说,似乎就变得简单多了。
要说观察细节,王警官从进门开始也进行过初步观察,但要说做的面面俱到,那也不太现实,自己总有漏掉的地方。
但顾晨却能成功补漏。
他提出的推断,完全是根据细微线索,然后进一步观察展开,而且线索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。
这不禁让王警官想到自己当初进警队,也曾跟着赵国志到处办案,要说各种复杂情况不是没见过。
可如果当时按照自己的思路,那一定是先从被困的凶手是如何逃出密室开始,而一旦大门和窗户都是被反锁时,调查就会陷入焦灼。
现在想想,自己刚才提出的“穿墙说”就确实可笑了。
既然大门不能进出,那就一定是窗户,但顾晨就能根据这点,找到玻璃有被更换的痕迹。
而且从中推断出,凶手可能是名跟死者关系要好的玻璃安装工,或者去买过玻璃和玻璃胶之类的线索。
这样想想,王警官感觉自己这些年的警队生涯都白过了,而且对于顾晨的这种观察力也是自愧不如。
现在看看顾晨,这家伙不仅长得帅,观察力也是非常惊人啊,几乎到达了细小入微的地步。
如果顾晨不是见习警的话,王警官甚至还以为刚才在听一堂推理课。
而且顾晨的推理逻辑严谨,甚至挑不出半点毛病。
“王警官,王师兄。”刚走进来的卢薇薇,对着他的面前挥挥手:“你没事吧?”
“我没事,但这个凶手有事了。”王警官回过神来,他看着卢薇薇道:“你回趟派出所,把死者的身份信息调出来,我要知道最近都有谁在跟他联系。”
卢薇薇一听,立马叫苦道:“怎么又是我?”
王警官看着顾晨:“那你跟她一起去?”
“拜拜了您嘞!保证完成任务。”还不等顾晨开口,卢薇薇立马答应道,态度转变的猝不及防。
卢薇薇心想,每次工作如果都能跟顾晨在一起,那似乎也蛮不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