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零四章百姓太弱势了
统治者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百姓们的承受底线。
只要成功一次,他们就会继续将承受底线向下拉一次。
成功的次数越多,统治者就越发的不在乎百姓们的声音,在他们看来,这些声音可以扭曲,可以调整,可以误解,甚至可以无视。
这种做法,也是政治家们的老套路了,不信,你翻看史书,就会发现,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新鲜的。
云昭当过起义者,现在又变成了统治者,所以,他不缺乏起义者的心态,也不缺少统治者的心态,也就是因为都有经验,他可以在这两种心态中来回切换,把自己弄得跟一个变态一样。
帮助百姓富裕起来并不是因为云昭心地善良,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消磨百姓们的反抗之心。
肚子吃饱了,骂骂当权者也仅仅是骂骂而已,该睡觉的时候睡觉,该吃饭的时候吃饭,什么都不耽搁。
要是肚子里一颗粮食都没有,那时候再骂当权者的时候就可怕了,没饭吃的人你跟他将道理?能讲的通吗?
所以,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!
这可不是善心,这是必须的,一个政府的统治基础!以及义务。
能把这种义务包装成最高尚的恩赐,这样的朝廷就是一个最成功的朝廷。
大明皇朝现在就做的很好。
虽然全天下的农夫都在咒骂田地里多收了三五斗之后,自家的收入却没有多,却没有发生任何民乱,反正,粮食价格低,你可以选择不卖。
大明百姓的最高要求就是——自给自足。
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,统御了这片土地好几千年? 现在? 物质极大丰富了,是好事。
反正粮食是自己种的? 布匹是自己织的? 酱醋是自己酿的,盐巴这东西已经便宜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? 这就是盛世。
钱不钱的有没有,不是生活必须的? 在乡间? 以货易货依旧大行其道。
目前的困难就是种地的人太多,粮食产出也太多了,而那些不种地,买粮食吃的人实在是太少? 当这两种人的人数调转过来? 粮食的价格自然就会增涨上去。
也就是说,蓝田皇朝的经济总量太他妈的少了,少的连多余的粮食都消耗不掉。
于是,各地的官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。
这一次折腾的目标便是——如何让有能力的人进入城市。
徐元寿现在对浓烟滚滚的城市一点好感都没有,看着大雁塔准备吟诗一首? 却被飘来的煤烟熏得咳嗽连连,想要抬头看看北归的大雁抒发一下胸怀? 眼睛里却掉进去了煤灰,涕泪交加的把煤灰冲洗出来之后? 那里还有什么抒发胸怀的意境了。
所以,他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乘坐轻便马车? 带着七八个学生? 去乡间小路上奔驰? 车轮碾在柔柔的青草上,让他有说不出的欢喜。
中午时分,背靠一棵老柳树,摇着蒲扇等着弟子们铺设好毯子,准备喝点酒,吃点饭,然后在春风中酣睡一场,就重新回到玉山书院那个喧闹的所在。
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,一个农妇正在点火烧一堆麦秸,火焰熄灭之后,妇人就很小心的扫去灰烬,露出一个很大的陶瓮。
唤来家中的小媳妇帮着搬开陶瓮之后,徐元寿就看到了陶瓮下被烤的金黄的馒头。
这种馒头跟玉山书院里的馒头完全不一样,上面抹了油,中间还添加了炒熟后砸碎的胡麻籽,徐元寿抽抽鼻子,那个妇人就给他端来了两个香气扑鼻的烤馒头。
徐元寿拿起一个滚烫的馒头,吹着凉气掰开了馒头,快速的往嘴里丢了一块,然后脸上就露出了品尝食物的幸福表情。
馒头里添加了一点点盐,加上胡麻碎咬一口之后,粮食的香气完全被激发了出来,让徐元寿吃的赞不绝口。
妇人见徐元寿很喜欢,又端来一碟子酱菜道:“现在人啊,一个个都在嘴上抓挠,就这烤馒头,还是家里的小媳妇弄出来的,她们总是不好好种地,老想着把这东西拿出去售卖。
先生,您是关中的大学问家,您帮着看看,这东西能卖出去吗?”
徐元寿点点头,就看看自己带来的那些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