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个人离开兴庆殿,回去安排把降户内迁的事宜。
毕构晚上跑到李家庄子,路上即便坐在车中,依旧出一身汗,闷热。
“老毕来了?先喝碗冷面汤,一起吃烤串儿。”李易招呼毕构。
毕构现在进庄子可以不在灞水桥头接受检查并等待了,他好歹是个尚书。
毕构不客气,端起冷面汤灌两口,找位置坐下。
宫女太监们挪一挪,给他送来洗手的盆和香皂、手巾。
“今日并州长史王晙上书了,给出来上中下三策,我等决定免去你庄子的税。”
毕构说出一句一般人听不懂的话,眼睛盯着烤串儿。
他平时吃不到烤串儿,尤其是调料如此全的烤串儿,他没有辣椒面。
“老毕,大唐的铁多了,还有水泥,黄河那里原来的竹索浮桥,改成铁索吧,就叫蒲津桥。”
李易也没说降户的事情,大家都明白。
他要改桥,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。
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,现在属于竹子编制,大部队不好用。
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,不是现在,用了很多铁。
“如何改?”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,冬天还好说,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。
“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,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,用铁索链延伸过去,铺板子,下面放船。
制作成浮桥,冬天不用放船,趁着结冰,把铁链拉过去,铁链知道怎么运吧?”
李易怕毕构不懂,刻意问一声。
“先用麻绳,逐渐加粗绳子,再拉铁链,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,不然挂不住。”
毕构没拿正眼看李易,意思是你当老夫是白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