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果下午就被打了脸,几百名兴高采烈的里民跑回家中,到处宣扬义钱之事,高呼:“第五伯鱼高义。”
一传十十传百,大多数劳动无产阶级的声音,终究还是压过了少数的流氓无产者。
于是在孝悌之外,第五伦的“仁义”也终于成了所有人共识。
在第五伦轻车离开故乡,南下常安之际,一个朗朗上口的绰号,也在长陵县乃至列尉郡飞度传播。
“孝义第五郎!”
……
“伯鱼总算是来了。”
临渠乡西南十里外,兰池宫,景丹看到了第五伦家的车马,他们前几日去正式拜谢张湛时,便约好要一同南下。
“让孙卿兄久等了,乡人宗亲相送,耽搁太久。”
第五伦连忙告罪,让第八矫来拜见景丹,这才发现,那个邛成侯王元家的“文痴”王隆也在,他家车马行囊比自己和景丹加起来还多。
但王隆仍是那幅呆呆的样子,正端坐在车上,看着渭水里的石头出神,大概又在想新赋词句,第五伦喊了两遍他才反应过来。
与王隆见过几次面后,景丹已清楚了他的秉性,只笑道:”文山在吾等面前倒是无所谓,可进了京,遇上与吾等共同为郎的数百人,乃至上官公辅,你这般模样,便容易得罪人了。”
王隆有些不好意思,他不想文章时还是正常的,指着面前已经荒废的园林宫阁道:“只是触景生情,这兰池宫乃是秦始皇时引渭水为池,东西二百里,南北二十里,筑土为蓬莱,刻石为鲸,长二百丈,当年是何等的壮丽。如今经战乱洪水,石鲸破碎,只剩下条尾巴露在水面上,不能窥得全貌,不由嗟叹。”
第八矫听后微微皱眉,他也读书,却没有文人的小情怀,只摇头道:“壮丽有何用哉?秦始皇发动劳役,运石甘泉,掘水为池园,只为满足己欲,还传出了民谣,渭水不洗口赋起!而汉家引水为成国渠,灌田万顷,造福后世百年,高下立判。”
一个是文人,一个是醇儒,同样的景色映在眼中,看到的东西却不同。倒是这夸赞前汉的话,虽是事实却不可乱说,第五伦瞪了下第八矫,让他找准自己的位置,别在太学因言惹祸。
王隆生性不爱争斗,也不辩驳,只默默颔首,然后说道:“萧言不与吾等同去?”
王文山又魔怔了,这不是明知故问么?萧言作为侯子,一向傲人,再加上还记恨着第五伦的后来居山,更不会与他们同列,早就连车乘骑,前往常安了——却是忘了一提,王莽将前朝的长安改成了常安,这次不是反义词而是同音梗,不然京师的名字就要变成“短乱”了。
四人结伴而行,离开兰池宫启程,第五伦他穿越后就再也没来过这边了,只觉得周遭景色既熟悉又陌生。
等到太阳西偏时,渭河已到。
宽阔的渭水将关中平原一分为二,渭北诸陵平原上水渠纵横,广衍沃野间树木枯黄一片寂寥。渭南则见三十里外的常安城高墙巨阙,里闾百六烟云相连,旁有上囿禁苑,林麓薮泽尚有些绿意。
而连接两岸的,是一座如虹长桥,正是渭水三桥之一的横桥,又叫中渭桥。石梁木板桥,桥广6丈,南北长380步,乃是列尉郡前往常安的必经之路。
此时正值常安城内夕市,本该是横桥一天中最拥挤的时刻,但一群头上扎帻,腰挂环刀,身穿札甲的士卒拦着过桥的行人车马,使得横桥两岸排起了长队,第五伦他们只能老远跟在后头。
看这阵仗,怕是有大人物要经过。
景丹因公务来常安次数较多,见识广些,对众人说道:“起码是四辅、三公路过,亦或是皇子皇孙,否则不会清道拦桥。”
话音刚落,果见对岸开来一队声势浩大的车马仪仗。
……
PS:推荐下好基友姬叉的新书《这是我的星球》
姬叉在圈内是著名LSP,后宫党魁,他的新书,类型是什么“太空歌剧仙侠”,我不懂,看了一晚上,只从字缝里看到三个关键词:我,的,球!
至于是什么球,自己去康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