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万界武侠扮演者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章 自笑宗师,又说当年岳家军(5600)(2/ 2)
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

但是往往宗师与凡俗之间的界限,就在这些微末枝节之中。

当年华山论剑之时,夺得了西毒名号的西域白驼山主人欧阳锋,曾经提出过武者真伪之说。

他认为,那些只经过天械改造,而不懂得内外功之精妙的战士,根本就连武师的门槛都没摸到,只能算是伪武者。

真正的武者和那样的人,就像是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天地里面,彼此之间隔着万丈鸿沟,只有一线悬桥,可以作为过渡的阶梯。

这一座桥梁,指的就是武功和天械的融合。

绝大多数的武林人士,只要身体里面植入了天械,过了适应期之后,就会本能的调动天械的力量,来推动自己以前学过的武术招式,似乎在他们看来,这种行为,就已经是“天械武学”,是二者融合的证据。

而实际上,在那种人身上的天械和武功,是完全割裂开来的两个个体,是粗糙的“合租”。

只不过是“械”与“武”,巧合的用了同一具臭皮囊作为载体罢了。

就好像有一个人出门去买菜,买了一捆大葱,又买了一块羊肉,把这两样东西扔到了竹筐里面,就指着这两样东西说,这是葱爆羊肉。

这当然是贻笑大方。

真正的天械武学,至少要让武功和天械可以相互改变,就像是做菜的时候,各种食材之间的味道相互渗透一样。

要能用自己的内力,用自己的武学领悟,把已经植入体内、固定了形态的天械,改变成新的形态。

这才算是在两百年以来的天械武学发展史上,走出了正确的第一步。

做到了这种程度的人物,远一些的人物,有六十年前的岳元帅,还有金国金兀术。

金兀术的“铁背虬龙”,据说本来只是替换了脊椎上的三节骨骼而已,后来再也没有给自身植入多余的天械,但是到了他晚年的时候,自感寿命将尽,下令亲卫在自己死后,将尸骨投入火中焚烧。

千柴堆焰,烧了三天三夜,把他全身血肉焚去,却留下了一具几近于完整的骨架。

整条脊椎、上方肩胛骨臂骨、下方髋骨股骨,包括整个头骨,全都如同金属造就,受烈焰焚烧而没有半点变形。

当时的天械技术,根本不可能在保留理智和寿命的前提下,将人体这么多部位全部替换掉。

金国的能人巧匠百思不得其解,王公将相之间,谣传金兀术为天降圣人,才有这样的奇物遗留。

天兵冶铁台奉命取下金兀术的头骨,供后辈金国皇族祭拜,剩余骨架作为天械来讲的性能,仍远超天兵冶铁台人工造就的任何一种天械。

他们便将那剩余骨架,依旧称以“铁背虬龙”之名,在金国皇族最杰出的人才之间,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
直到完颜亮身亡,铁背虬龙才被摧毁。

近一些的例子,则有华山论剑之中,争锋到最后,包括欧阳锋在内的五大高手。

王重阳便是那五人中,独占鳌头的一个。

王重阳早年为自身植入的天械其实非常微小,因为年轻的他条件有限,要自己为自己操刀,可选取的替换部位和天械的大小,就拥有非常多的局限性。

最后他只不过是换掉了膝盖上的一块骨骼。

但是在华山论剑之时,有人以弩箭射他咽喉,竟被他凭喉骨锁住了箭头,有人以判官笔打他周身穴位,发觉他全身穴道都可以软胜棉,坚胜钢。

武林中名头极大的西域七剑,联手挑战,被他夺剑之后,空口咬断剑尖,如嚼甘蔗一般,将铸造七剑所用的陨铁、寒铁、镔铁,嚼成碎渣,以舌尖裹如圆球吐出。

那吹毛断发的剑刃,就算是变成了碎渣,随意取一粒,也可以划开最坚硬的玉石,可王重阳柔软的舌头上,没有半丝血痕。

种种惊人事迹,绝非血肉之躯可以办到。

就有人做出猜测,笃定王重阳身上至少有十七个部位,替换成了天械机关,只不过技艺高明,让别人看不出机关和肉身的差别。

只有全真七子,后来得到王重阳亲口证实,说他全身上下,依旧只有一处天械,只不过他已经能够短暂的让自身的血肉,转变成类似于天械机关的状态。

这个手段被全真七子视之为宗师境界独有的神通,王重阳却称之为“武道登堂”。

他道:“自天械之术降世以来,武学之中,万象更新。天武合一,气械相济,可谓历史洪流,大势所趋,只不过或限于机缘,或囿于才情,都裹足不前,不见正途,所以直到近年贫道所成就的此种境界,才称得上是天械武学的第一步。”

“以为师的见闻,当今世上能做到这一步的仅有七人,暂且冠以宗师名号,无妨,但十年之后,这样的人物或许就有十七个人,百年之后,这样的人物,或许就有一千七百个人。”

“小小一方江湖里,千人共处的一个境界,又怎么能够再称之为宗师?”

“千年之后,再看今朝,就会发现我们只是刚踏上了山脚而已。”

“登堂入室之说,才是实至名归。”

这条路继续走下去,乃至于能将体内体外接触到的天械,化作一股随意运转的元气,直到周身百骸,都可以依照心中所想,变换天械姿态。

但那也只是一种遥远的冀望,至少马钰觉得,两三百年之内,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千变万化,如鬼如神的高手。

“喔?!”

杨再兴听完马钰简述之后,脑中好似闪过一道电光。

他故乡那边的杀气改造技术,在其他门派的研究之中,其实远不足以跟先天乾坤功等神魔级别的武学相提并论。

唯独神霄道的杀气改造,甚至曾经正面硬撼佘老太君,不落下风。

全真教这些年研究杀气改造技术时,一直想要破解其中的奥妙,找出为什么神霄道的技艺,远远凌驾在其他人的杀气改造之上,但却苦思而不得其法。

有一些帮派想要走偏门手段,探听神霄道的秘密,多年辛苦,最后也只得到了意味不明的八个字。

“炼精化气,化腐为金”。

杨再兴今日听了马钰关于宗师进阶的描述之后,恍然大悟。

那句话的前四个字,恐怕并不是道家所说的“炼精化气”,而是“炼金化气”。

如果能够弄明白这个世界的宗师之路,也许就能把握到神霄道的核心奥秘。

虽然战力有差,但论及心境创想等等,此界的一些人物,恐怕也绝不弱于那林灵素。

杨再兴沉思之际。

马钰口中微叹了一声,道:“岳元帅留下武穆遗书,也是寄望于后世能出一位明君,但如今的临安朝廷,就算是得到了这武穆遗书,又会否……唉,不提了。”

他将那几本书合上,递给杨再兴,“杨小兄弟,若不是你的话,只怕这几本书便要落在那些贼人手中,于情于理都该由你保管。”

“况且你也最为年轻,或许有生之年,你能见到一位大宋的明君,那时,再用这本书大行其事吧。”

马钰心中暗想,金国大太子还有这武穆遗书的事情,就都揽在全真教身上,他们师兄弟几人,尽快返回终南,不要牵连了这位杨小兄弟。

到时纵然大军围山,纵然那“金燕神鹰”亲赴重阳宫,终归不过是做过一场。

出家人本该追求道脉存续,却也不能负了道义,马钰做出这个决定,心中颇为沉重,更觉得手中这几本书重于泰山。

却见杨再兴一只手就随意的接了过去。

“明君?”

他轻敲封面,“就你们这里的大宋,躲去了临安那群姓赵的,也配要我空耗青春?”

马钰不解道:“你这是何意?”

十六岁的杨再兴平平淡淡,却无比认真的说道:“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,我早就想这么说了。”

“那些姓赵的不行,我们自己上啊。”

我上我也行,我肯定比他们更行。

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